結構管是一般結構用鋼管,簡稱結構管。
本標準代替GB/T8162-2008《結構用無縫鋼管》。本標準與GB/T8162-200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結構管,此標準適用于一般結構、機械結構用無縫鋼管,流體無縫鋼管標準適用于輸送流體的一般無縫鋼管。它與結構無縫鋼管的主要區別是流體無縫鋼管逐根進行液壓試驗或進行超聲波、渦流、漏磁探傷。因此,在壓力管道鋼管的標準選用上,不宜采用流體無縫鋼管。無縫鋼管表示方法為外徑,壁厚,厚壁無縫鋼管主要用于機械加工,煤礦,液壓鋼,等多種用途。厚壁無縫鋼管的材質分為10#、20#、35#、45# 16Mn、27SiMn、12Cr1MoV、10CrMo910、15CrMo、35CrMo等。 厚壁無縫鋼管分類——熱軋厚壁無縫鋼管、冷軋厚壁無縫鋼管、冷拔厚壁無縫鋼管、擠壓厚壁無縫鋼管、頂管。 結構用不銹鋼無縫鋼管(GB/T14975-1994)是廣泛用于化工、石油、輕紡、醫療、食品、機械等工業的耐腐蝕管道和結構件及零件的不銹鋼制成的熱軋(擠、擴)和冷拔(軋)無縫鋼管。
焊接式連接1、鍍鋅鋼管管口對接后不在一條直線和鋼管存在斜口的問題,建議將鋼管管頭截掉一小段兒后再進行加工。2、鍍鋅鋼管管口對接后出現兩支管口對接不嚴現象,導致焊口薄厚不均勻;以及鋼管由于本身原因或運輸磕碰,造成管口橢圓,建議將鋼管管頭截掉一小段兒后再進行加工。3、鍍鋅鋼管管口對接后,管口部位出現砂眼:4、焊接時由于技術原因造成。5、管口存在鋅瘤,造成焊接困難和砂眼問題,對鋅瘤過大、過多管進行簡單的鋅瘤去除處理。車絲式連接1、絲扣亂扣:管箍與絲扣不能完全接觸、松動,截掉亂扣部分,重新車絲安裝。2、鋼管絲扣與管箍絲扣不吻合,不能連接,應更換管箍或調整設備重新車絲。3、鋼管車絲后漏印:測量鋼管的壁厚是否能夠達到車絲管標準厚度要求(三)滾槽機滾壓成型的溝槽應符合下列要求1、管端至溝槽段的表面應平整無凹凸、無滾痕。2、溝槽圓心應與管壁同心,溝槽寬度、深度應符合要求,并檢查卡箍件型號是否正確。3、在橡膠密封圈上涂抹潤滑劑并檢查橡膠密封圈是否有損傷,潤滑劑不得采用油潤滑劑。
以結構管標準為: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C、倍尺長度: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合同中應注明單倍尺長度及構成總長度的倍數(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數,總長為9000mm)。實際操作中,應在總長度的基礎上加上允許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個單倍尺長度應留切口余量。以結構管為例,規定留切口余量:外徑≤159mm為5~10mm;外徑>159mm為10~15mm。若標準中無倍尺長度偏差及切割余量規定時,應由供需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倍尺長度同定尺長度一樣,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合理的,其加價幅度同定尺長度加價幅度基本相同。D、范圍長度:范圍長度在通常長度范圍內,當用戶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圍長度時,需在合同中注明。例如:通常長度為3000~12000mm,而范圍定尺長度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可見,范圍長度比定尺和倍尺長度要求寬松,但比通常長度加嚴很多,也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的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有道理的,其加價幅度一般在基價上加價4%左右。壁厚不均鋼管壁厚不可能各處相同,在其橫截面及縱向管體上客觀存在壁厚不等現象,即壁厚不均。為了控制這種不均勻性,在有的鋼管標準中規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不超過壁厚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后執行)。
分層缺陷結構鋼管
從機理看,一般認為管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會破壞45#結構鋼管的連續性和致密性,嚴重的夾雜甚至在45#結構鋼管內部產生分層現象。另一種認為是氫致裂紋,即由于鋼中氫聚集造成金屬內部氣體分壓過高,在圓管坯內形成白點,在軋制過程中裂紋發生擴展,終形成分層缺陷。此外,二輥斜軋穿孔的不均勻變形產生的應力超過塑性強度也會造成分層。
在冶煉控制嚴格的情況下,多出現第三種情況,其控制措施為:
1、提高45#結構鋼管的塑韌性
提高鋼水的潔凈度,減少有害夾雜;增加連鑄坯等軸晶比例,減少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采用合理的冷卻制度,避免鑄坯內部出現內裂紋;對下線鑄坯或連軋坯采取緩冷工藝,減少內部應力,從而保證管坯和成品45#結構鋼管的組織和力學性能滿足技術標準要求。
2、合理控制加熱溫度
通過測定熱塑性曲線,選擇 的加熱溫度。管坯加熱還要注意有足夠的保溫時間,以降低變形抗力和提高45#結構鋼管塑韌性。
3、降低軋輥轉速
軋輥轉速是穿孔工藝的關鍵參數,軋輥轉速由低向高變化過程中,存在一個開始出現分層的臨界軋輥轉速。軋輥轉速較低時,管坯容易形成孔腔;軋輥轉速較高時,管坯和45#結構鋼管容易形成分層缺陷。為了管坯和45#結構鋼管分層缺陷,應把軋輥轉速降低到開始出現分層的臨界軋輥轉速以下。
結構管重量計算公式:[(外徑-壁厚)*壁厚]*0.02466=kg/米(每米的重量)